大家这几天,是不是都被“同龄人”刷屏了?
先是一篇文章,讲摩拜被美团收购,创始人套现15亿,看看,多可怕:你的同龄人,正在抛弃你。
这篇文章在我的朋友圈刷了一天,本想就这个话题聊一聊,看了下就放弃了 —— 确实没什么值得聊的,基本都是套话。
从一个靶子的角度来说,姿势摆得真好。
果然,第二天,整个舆论就被点燃了。各路自媒体纷纷出来指责:你这就是在贩卖焦虑。大家生活都不容易,请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,用焦虑去撩拨大家的情绪。
这其中也包括韩寒:这不仅是在贩卖焦虑,简直是在制造恐慌。
直到今天,还能看见各种相关的讨论:
你的同龄人,早就把你抛弃了;
请不要假装看不见生活中的焦虑;
套现15亿,这背后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;
……
写得都不错,文笔犀利,刀光剑影,你来我往,煞是热闹。
可热闹过去之后呢?
除了这些自媒体流量赚得盆满钵满,读者们,从中得到任何东西了吗?
每次发生热点事件,自媒体们就像14年的互联网投资人,蜂拥而至,跑马圈地,捉对厮杀,热热闹闹一场笔仗。
跳出来看,其实很有意思。
刚开始做公众号时,我也追过一阵子热点。
但后来我发现,这样做没意思,更没价值。一方面,那些热点我根本就不感兴趣,我更宁愿读点书,听点讲座,看点视频。
(像这次的事情,打开知乎、朋友圈,到处都是,我也很无奈啊)
另一方面,对热点事件的讨论,往往只在事件热度内有价值,它的时效性极其短 —— 但在我的观念里,写字的人,对自己的文字是要有敬畏之心的。
我更希望自己写的东西,能够带来持续、长期的价值,而不是短时间内看看,爽了,过两天就失去新鲜。
所以,我今天不打算聊“同龄人”,也不打算聊“焦虑”—— 这些东西,大家已经见了太多,毫无新意。
我想跟你分享:当遇到这种情况时,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的大脑,成为别人跑马圈地的竞技场。
简而言之,如果在一篇自媒体文章里,看到类似下面的写法,你就要当心了。
很可能,人家只是在运用写作技巧,来博取一波注意力和关注。
“有人”
“当你在打游戏娱乐时,有人在读书、学习,差距就这样拉开”
“同样是创业经商,有人亏得血本无归,有人却身家过亿,做成独角兽”
“在二线城市当公务员,有人每天浑浑噩噩,不思进取,有人却轻轻松松开辟了第二职业,月入数万”
……
下次,当你见到类似这样的言论时,不妨问问作者:是谁?有多少人?你跟他们很熟吗?让他们站出来嘛,我们来聊聊人生。
简而言之,这是一句没有错,但毫无意义的话。
为什么说毫无意义呢?很简单。因为这种说法,后面必定会跟一句“绝对正确”的陈词滥调:读书,学习,努力,奋斗,开辟第二职业,月入多少多少……
这些东西有人不知道吗?有人不知道读书比打游戏有用吗?有人不知道副业能创造额外收入吗?有人不知道要努力工作吗?
都知道。但问题是:怎么做。
但这些自媒体们永远不会告诉你“怎么做”—— 原因很简单,就是不告诉你“怎么做”,让你的焦虑情绪被调动起来,而又无从释放,才能激发你的情绪反应,刺激你去转发。
一旦告诉了你,你的情绪就会安定下来,从直觉主导切换到理性主导,那么转发就会降低。
而在这种写法中,用“有人”来做对比,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小花招。
自媒体们不用写清楚“谁”“多少人”,只要抛出“有人”,你就会自动进行联想对应:把自己代入负面典型,把身边的成功人士,代入后面的正面典型。
然后呢,你就会被这两者之间的客观差距所刺激。
但问题是什么?这些东西,原本就存在你的内心之中。自媒体们并没有给你任何新信息,一切都是你自己脑补的。
你自己脑补出了:这个世界上,许多人都过得很好,要么事业有成,要么家庭和睦,要么斜杠青年,要么创业精英,要么外企高管,只有自己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究竟是不是这样呢?很可能不是。
不要跟他人比,更不要跟一个虚无缥缈的“有人”“我的朋友”“朋友小A”去比。
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需要什么,能做什么,才是更重要的。
“难道”
我有一个习惯:当我写下任何一个反问句时,我都会问一问自己:这个反问句真的成立吗?它能代表大多数情况吗?
就像上一段中的连续四问,我想了下,很确定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,才继续往下写。
但很多自媒体不会这样做。
为什么呢?因为反问句往往隐含着一个效果: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,你无需去怀疑。
真的无需怀疑吗?
随便举个例子:
“面对实实在在的焦虑,你不去看,假装看不到,难道它就会消失吗?”
像这个句子,你如果不注意,很容易被它带进去 —— 你会觉得:对啊,我不去看,焦虑也还是在哪儿,不会改变,所以他让我焦虑,是对我好。
但问题是:你去看了,焦虑也还是一样不会消失啊……
要让焦虑消失,唯一的方法是去做,而不是去看,去关注,去转发。
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“你为什么要努力挣钱?” —— 很老的文章了,前几天有人回复:
挣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?因为有很多东西要买啊,这还用问什么呢?
真的不是。
鲍德里亚说过一个观点:消费社会就是营造某种“氛围”,让消费者害怕“错过”什么。
你真的有那么多东西一定要买,还是这个社会、外界舆论、身边的圈子,告诉你:要买?
我举三个比较极端的例子:
一定要在大城市买房才能结婚吗?
一定要生孩子来“传宗接代”吗?
一定要有钱有地位人生才完整吗?
不是说这些不可以,而是:你要想清楚,这个东西,真的是理所当然、无需怀疑的吗?
这是你内
BirKim Copyright © 2011-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;厦门猎头公司(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:350200RL1108),邮箱:957489132@qq.com,客服:4000809881;
工信备案号:闽ICP备2022001179号-2;公安备案号: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24号